脊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名称,如缘脊、横脊、斜脊、轴脊、颈脊等。(2)辅助承载区:包括上颌嵴的唇颊区和嵴与硬区之间的区域,以及下颌嵴的唇颊舌区,覆盖有富含腺体和脂肪的粘膜,④咀嚼肌附着于颌骨表面,使骨密而厚,肌肉附着突出成嵴,如内斜嵴、外斜嵴。
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就要过去了,我也相信大家都已经进入到了口试的准备中,那么口腔解剖生理还有多少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已经掌握了呢?我整理了口腔解剖生理的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牙冠各面的命名上颌第一磨牙在6岁左右萌出,故称六岁牙。它是上颌牙齿中最大的颊面:略呈梯形,咬合缘长于颈缘。有两个颊尖,近侧颊尖比远侧颊尖略宽,两个颊尖之间有颊侧相通,颊沟末端形成点间隙。
(2)舌面:大小与颊面相近或略小,形状高点在舌面中间1/3处。舌尖有两个,近端比远端宽。远侧舌侧沟从舌尖延伸至舌侧表面的一半。第五牙尖有时可以在舌尖附近的舌侧看到。(3)邻面:近似四边形,颊舌厚度大于咬合颈高。形状的高点在遮挡l/3处。近中接触区比颊侧更靠近咬合边缘。远中面不如近中面规则,略小。远中近中接触面积接近牙合缘的1/3。
2012口腔助理医师考试辅导:牙冠表面痕迹:1。突出部分1)牙尖:牙冠上近似圆锥形突出成尖的部分称为牙尖。位于犬齿的切端和后牙的表面。2)边缘结节:门牙边缘的圆形隆起是牙釉质过度钙化形成的,随着牙齿磨损逐渐消失。3)嵴:是牙釉质的长线状突起。脊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名称,如缘脊、横脊、斜脊、轴脊、颈脊等。
2)发育沟:是牙齿生长发育时两片生长叶连接形成的明显而规则的浅沟。3)辅助沟:除开拓沟外的任何沟都叫辅助沟,形状不规则。4)开裂:钙化不完全的龈沟称为开裂,是龋齿的易发部位。5)点状缺口:三条或三条以上发育沟渠交汇处形成的点状凹陷。3.斜面构成了尖点的每个面,称为斜面。两条边相交形成牙顶,四条边相交形成牙尖。每一个斜面都是以其尖端的胃命名的。
3、下颌骨前突修整术是怎么做的建议:为了使突出的下颌骨后退到正常位置,通常需要在术前两周切除手术区牙齿取研究模型时,从颊侧龈沟底部的牙龈粘膜水平切开右至左的下牙间粘膜的上粘膜组织和骨膜,用骨膜剥离器剥离切口处的骨膜,充分暴露截骨区,然后剥离颏神经血管束向外牵拉。用亚甲蓝标记截骨线,用微型锯沿截骨线切断需要后退时的截骨宽度,切除多余的骨,使突出的下颌骨完全后退到正常位置,最后用微型钢板螺钉固定。固定或牙弓夹板固定缝合黏膜下层和黏膜组织在进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时,黏膜下层组织切口下端从口腔沿下颌升支前缘或斜嵴切开,到达第一磨牙远外侧前庭沟底,到达骨面,暴露下颌升支内侧和外侧骨面。用骨膜剥离器从下颌支内外侧骨膜剥离外侧时,应注意保护下颌孔下牙槽神经和血管束,继续剥离下颌孔。用弧形剥离器将方形骨膜直接剥离至升支后缘,然后矢状劈开下颌支:用电(气)钻垂直钻开升支前缘或用矢状锯和薄骨凿劈开,分为内外两部分,内侧在下颌悬雍垂上方1.0cm处横移,重新锯断内骨板, 其前端与升支前缘的矢状线相连,并在升支前缘处分叉。
4、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的方法碘甘油就有这个功能。用棉签蘸一下患病部位就行了。碘甘油作为消毒防腐剂可反复应用,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真菌等。,用于口腔粘膜、牙龈等部位的消毒和治疗。建议:一般用棉签蘸取少量本品涂抹患处,每日数次。因为是局部用药,每次吞服的量都很少,对人体没有伤害。下颌阻生牙拔除手术步骤1。麻醉一般选择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长颊神经一次性阻滞麻醉。
2.一般不需要在高位切开切口,或者只在远处切开分离牙龈;中低位梗阻最好选择袋状皮瓣切口或三角形皮瓣切口。如果阻生牙埋藏较深,也可采用三角形皮瓣切口。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远中磨牙后垫区舌侧有下颌血管分支,通常不越过中线。舌神经位于阻生牙的舌黏膜下。如果远端切口在舌侧,可能会切断血管,造成术中出血较多,还可能损伤舌神经。所以远端手术切口一定要在颊侧,基本就是第二磨牙颊侧龈沟切口的延伸。
5、女,13岁。正畸需要减数拔牙,术中误将左下尖牙认为第一前磨牙拔除。【答案】:D下颌第一前磨牙颊尖的三角嵴横跨咬合面连接形成横嵴,是下颌第一前磨牙的重要解剖标志。即刻再植愈合方法有牙周膜愈合、骨愈合和纤维愈合,骨粘连为骨愈合不良。牙齿再植可分为即刻再植和延期再植。牙齿脱位后1-2小时内恢复的叫立即再植。延迟再植如果在脱位几个小时或几天后复位,称为延迟再植。对于误拔的牙齿需要尽快补种,补种时间超过2小时,属于延迟补种。
6、无牙颌简介目录1拼音2目录2.1无牙颌的解剖2.2与无牙颌修复相关的肌肉2.3与无牙颌修复相关的韧带2.4与无牙颌修复相关的其他组织2.5无牙颌的组织变化2.6颌的变化2.7软组织1拼音wúyáhé2目录牙齿全部缺失后,牙槽突边缘吸收形成嵴,此时的颌称为无牙颌。2.1无牙颌的解剖无牙颌的划分根据无牙颌各部位的解剖特点及其在全口义齿上的作用,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图A、B)。
(2)辅助承载区:包括上颌嵴的唇颊区和嵴与硬区之间的区域,以及下颌嵴的唇颊舌区,覆盖有富含腺体和脂肪的粘膜。由于其黏膜下组织疏松,支撑力较小。③边缘封闭区:位于唇、颊、舌上黏膜的皱褶处,与义齿边缘紧密贴合,组织与义齿组织表面之间不易进入空气,能产生良好的封闭效果。(4)缓冲带:颌骨的隆突和骨嵴上覆盖有薄的固定粘膜。
7、上下颌第一磨牙各自的解剖特点是什么上颌第一磨牙:牙冠和颌面部呈菱形,舌尖和远颊尖附近有四个尖突和斜嵴。头冠较宽,颈部明显变窄。三根。通常有3-4个根管,颊根附近可能有MB2。下颌第一磨牙:牙冠颌面部呈长方形,有四个半尖牙(远颊部多为尖牙)。颈部没有明显变窄。2~3根(约五分之一的人有远舌根)。3~4个根管。1.上颌第一磨牙在6岁左右萌出,故称“六龄齿”,是上颌最大的牙齿。
8、下述咀嚼运动的功能刺激,在正常建牙合的作用中不正确的是【答案】:E正常咀嚼可以刺激咬合、下颌、面部的正常发育,其作用大致如下。(1)咀嚼可以磨掉咬合构建初期少数牙齿的早期接触,从而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2)大部分咀嚼肌附着在上颌骨和下颌骨上。因此,咀嚼运动对上颌骨的结构和发育有一定的功能刺激作用。①强大的咀嚼肌附着在下颌骨上,所以比上颌骨厚。下颌角因咀嚼肌的牵引而向后下方突出,其角度从婴儿的钝角到成年后逐渐减小。
柱子之间有骨脊加强结构。三根支柱与对面形成眶弓、鼻弓、颌弓等。,加强咀嚼压力的承受,而且每个窦腔都可以缓冲和分散力量,比如上颌窦就可以缓冲力量。③牙槽骨中骨小梁的排列方向与外力相协调,形成牙力轨迹和肌肉力轨迹,能耐受外力,适应咀嚼。④咀嚼肌附着于颌骨表面,使骨密而厚,肌肉附着突出成嵴,如内斜嵴、外斜嵴。(3)咀嚼肌的功能性收缩,对牙列、颌骨、面部、颅底等组织给予功能性刺激,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增强新陈代谢,使颅骨、颌骨、面部正常发育。
9、牙合牙发育沟呈“十”字形的牙【答案】:C题3:属于基础知识考试,考试知识点是磨牙咬合面的解剖形态。上颌第一磨牙的咬合面为斜方形,有四个尖点,两个尖点在颊侧,两个尖点在舌侧,远中颊侧根尖三角嵴和近中舌侧根尖三角嵴在咬合面中心相连,形成斜嵴,这是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特征。咬合面上的主要发育沟从中心点间隙开始依次为颊侧沟、近中沟和远中舌侧沟,上颌第二磨牙的咬合面与上颌第一磨牙相似,咬合面的斜嵴不如第一磨牙明显。